景觀設計知識普及之住區環境中兒童游戲場設置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2-09-21 14:40
- 瀏覽量:
【概要描述】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我國各大中城市的居住條件逐步改善,居住區建設近年來有了長足的進步
景觀設計知識普及之住區環境中兒童游戲場設置
【概要描述】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我國各大中城市的居住條件逐步改善,居住區建設近年來有了長足的進步
- 分類:行業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2-09-21 14:40
- 訪問量:0
詳情
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我國各大中城市的居住條件逐步改善,居住區建設近年來有了長足的進步,人們不但追求高質量的生態健康型的生活環境,而且越來越關注居住空間環境的各項功能,希望疲憊的身心在社區活動中得以釋放和恢復。而住區中最活躍的群體是喜好戶外活動的少年兒童,生活在城市中的這些孩子(多數為獨生子女)極其需要更多地接觸自然、結伴嬉戲和與人交流。兒童游戲場是他們的戶外樂園,應當滿足孩子們游樂和運動的需要,但根據筆者對上海市松江區各類居住區的調查分析,大多數居住區,包括新建的所謂“高尚住區”中兒童游戲場地相對較少,活動形式單調,景觀單一并且缺少設計,有些小區雖有一些游戲設施,但多混跡于小區居民的健身場地中。兒童戶外活動還基本上停留在“單杠+滑梯”的模式上,這樣就忽視了兒童行為與心理的需要。因此,大力提倡并推進住區兒童游戲場的景觀設計和建設應是將來人居環境質量提高和功能完善的重點之一。本文就此作一次初步的探討,希望得到更多專家、設計師和建設者的關注。
1、兒童游戲的特點
游戲對人類而言,是通常而必須的,而且是幼兒期獨特的實踐活動,孩子可以通過游戲自由地表達其內心的想法。根據孩子成長年齡、心理變化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個不同的成長時期:嬰兒期(1~3周歲)、幼兒期(4~6周歲,又叫學前期)和學齡期(7~12周歲)等。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游戲的要求會逐步提高,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社會里,游戲已有了很大的發展,不再只是我們兒時的玩泥巴、玻璃彈球、方寶、鐵環、陀螺等,孩子可以在家玩各種形式新穎、造型逼真的玩具,甚至用電腦上網玩游戲,然而身體力行的情景游戲有著不可替代的功能,以滑梯為例,它可以滿足兒童多方面的要求:
A.身體機能活動————從滑梯上正?;?/div>
B.技能鍛煉——————創造性地倒滑、攀爬等
C.與玩伴同嬉互動———以滑梯為平臺結交朋友
1.1 兒童游戲心理需求分析
兒童在游戲中反映周圍的現實生活,通過游戲,兒童可體驗勞動、生活和道德面貌,同時,也就理解和體驗著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學前兒童由于身心發展的情況,由于心理發展上的特殊矛盾,即一方面渴望參加成人的社會生活,另一方面經驗能力又差,這就決定了他們只能以游戲作為主導活動;而學齡期的兒童,有意識地參加集體生活,由于學習是此時的主導活動,故游戲上對智力活動更感興趣,希望參與活動性、創造性游戲。
1.2 兒童游戲特點
一般來講,兒童有過剩的精力,以動為主,充滿新奇和變幻,希望在游戲模仿中學習、了解社會,認識自然和探索奧秘。但在不同年齡發展時期,又具有不同的特點(見表1)。
表1:不同年齡期兒童游戲的特點
特點分析年齡期 主導活動 游戲特點 游戲時間
嬰兒期 簡單游戲 游戲簡單,以玩具為主,關心物件 幾分鐘
幼兒期 游戲 開始講游戲規則,以模仿常見的生活場景為主,關心過程 30分鐘以上
學齡期 學習 游戲目的性強,組織性提高,對智力活動更感興趣,關心結果 一小時以上
1.3 兒童游戲內容分析
不同年齡的兒童處在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在生理、心理和體力諸方面都存在著差異,表現出不同的游戲行為(見表2)。
表2:不同年齡組的游戲行為
游戲形態年齡 游戲種類 結伴游戲 組群內的場地
游戲范圍 自立度 攀、登、爬
嬰兒期 沙坑、廣場、椅子等靜的游戲,固定游戲器械 單獨玩耍,偶爾和別的孩子一起玩 在住宅附近,親人照顧 在分散游戲場有半數可自立,集中游戲場可自立 不能
幼兒期 喜歡變化多樣的器具,千秋經常玩,四歲后玩沙較多 參加結伴游戲,同伴人逐漸增多 在住房周圍 分散游戲場可以自立,集中游戲場完全能自立 部分能
學齡期 開始出現性別差異,女孩利用游戲器具玩,如跳橡皮筋、踢毽子等,男孩喜捉迷藏等運動性強的活動 同伴人多,有鄰居、同學、朋友等 可在住房看不見的地方玩 有一定的自立能力 能
2、兒童游戲場的功能特點
2.1 兒童游戲場的特點
兒童游戲場是住區戶外場地的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5月建設部頒布的《居住區環境設計導則(試行稿)》中規定居住區要劃出固定區域,一般為開敞式,設立專門兒童游樂設施。但是,兒童游戲場絕不只是放置游戲活動器械的場地,更應是一個場所,一個自然的充滿情趣的活動空間。所以,我們應當把它放在大環境中,作為景觀的部分來對待,設計得自然化、安全舒適、純真、艷麗而又無障礙,具有相當的面積,圍合成相對獨立的空間。
2.2 兒童游戲場的功能
兒童游戲場這樣一個室外空間,往往作為綠化系統的一個環節而存在于各類綠地中,是較活躍的部分,對兒童而言,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首先,游戲場是開闊的場地,兒童可以在此開展各種活動,通過玩耍來表達和宣泄自己的情感,對于兒童而言,有時他們也許只需要一個場地而已;其次,這里可布置豐富的植物景觀和自然狀態的物件,正如魯迅先生小時侯喜歡的百草園一樣,孩子可以獲得自然豐富的表象,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操;再次,孩子成群結伴地在此游戲,增加彼此間的交流,培養相互幫助、相互合作的品質;最后,兒童游戲場在培養智力方面也發揮著作用,有時,在場地上布置些數學模型等游具,構成一個學習的外部空間環境,寓教于樂,不亦樂乎。
3、住區環境兒童游戲場景觀環境要素分析
3.1 游戲設施
游戲設施、器械是兒童游戲場空間的核心。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較原始的兒童游戲場器械設備一般比較簡單,如沙坑、涉水池、秋千、蹺蹺板、轉椅等;現代的兒童活動設施有:高低道、浪船、快速游艇、小鐵路等。除此之外,還有運動設施,須放于面積較大、空間開闊的場地,如球場、溜冰場等。
3.2 植物材料
植物具有觀賞、建造和烘托的景觀功能,是兒童游戲場空間構成的重要元素,綠化體現出了環境的自然、美觀和舒適,綠化環境設計得好常常能突出和加強游戲場的個性和趣味。
3.3 休息設施
在兒童游戲場的安靜區域或邊緣常布置一些供休息的小亭、坐椅、長凳等設施,一般應做的比較簡練、輕巧和活潑。
3.4 其他要素
?。?)水體 ?。?)廣場
?。?)地形 ?。?)雕塑小品
?。?)道路 ?。?)置石
4、住區環境兒童游戲場景觀設計
4.1 設計理念
兒童游戲場的設計應體現現代、自然和健康的理念。
兒童的思維比較活躍,喜歡新奇和變幻,因此他們的要求是新鮮而現代的,比如在場地中設置可以觸碰和攀爬的史前生物的雕塑,就很能吸引孩子們。而場地周圍的環境應該是開放式的,便于交流,總體上將綠化和游戲活動場所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來綜合考慮,以體現現代居住環境的多功能性和人性化特點。
社區,是兒童課余活動的主要場所,當前社區教育盲點較多,其中孩子對自然接觸和認識的環境教育一直困擾著學校和家長,我們不妨在游戲場所附近多配植些植物,形成穩定的生態群落,讓孩子們能深切感受到自然界天氣、物候、季節等的變化。
孩子健康成長是社會的一致目標,兒童游戲應能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在活動內容、活動方式、游戲設施及植物選擇配置上應體現安全、健康的準則。
4.2 設計原則
?。?)生態設計原則
戶外空間環境,首先讓兒童接觸自然,親近自然。設計時應將功用融于自然風景中,將自然當成社會的重要分子。通過接觸泥土、沙、巖石、樹木、花草、魚蟲等活動,達到使兒童認識自然的意圖。其次要盡可能提高綠視率,注意植物景觀的層次。植物選擇配置,應做到“適地適樹”,運用鄉土樹種及經過馴化的引種樹種,并注意運用本地植被中的頂極群落。為了營造穩定的生態植物群落,須運用和創造植物所需的水、肥、光、氣、熱等條件。
?。?)綜合性原則
兒童游戲場環境不能簡單地被看作是運動的場地,而應是綜合性的,在其組成結構、功能作用上應考慮周全。一方面,它是兒童游玩交流的場所,同時又是住區景觀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還是類似自然而豐富的生境,是動植物的家園。因此,設計時,要綜合考慮游戲、運動、休息、交往、學習、文化等功能。
?。?)無障礙設計原則
設計時應首先注意有適宜于兒童的尺度,根據兒童活動場地的性質確定景物、器械的比例和尺度。同時,應注意為殘疾兒童考慮,來設計適合他們游玩的空間環境,方便其出入并盡可能到達每一個地方,給予他們應有的關愛。
?。?)安全原則
兒童游戲活動場所的安全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活動場地及周圍環境應是安全、舒適的,如道路、鋪地、水體、山石小品及植物等應是安全的;其次活動場內的游戲項目應適合于兒童的年齡特征,有危險性的活動應提醒大人陪同和保護;再次活動場內的設施應選擇符合有關安全標準的器具。
4.3 設計形式與設計方法
?。?)兒童游戲場的位置
住區環境中,兒童游戲場位置的選擇除應考慮活動量大這一特點外,還應考慮避免對住戶產生干擾。
A、規模較大,用地在0.15hm2以上:可設置體育器械,位置一般選擇在幾組居住建筑之間的開闊地帶。如街區的一角,車行道一側或次要車行道與步行道之間,與公共綠地相鄰等。
B、中等規模,用地在0.15hm2以內:可設置一定的兒童游戲器械,多布置于居住建筑之間。如居住組團綠地的一部分,行列住宅的山墻處,錯列布置的住宅建筑間,擴大的兩棟住宅間等。
C、小型規模,用地面積極小的:一般設在兩棟住宅之間或居住建筑圍合的院落內,適于低幼兒在家長照看下玩耍。
?。?)兒童游戲場的設計分區
A、年齡分區
兒童游戲場不可能非常嚴格地按照年齡分組來組織場地設計,當學齡兒童和幼兒共用一處游戲場地時,則需根據游戲行為的不同進行適當分區??稍O幼兒活動區,一般結合成年人的休息進行安排,如設置一些坐椅等。場地應比較平坦,不設置較多的器械,而且幼兒游戲器具和學齡兒童區不應布置得太近,更不能混合布置,可以用綠化小品或休息坐椅來適當分隔。
B、游戲方式分區
在較大的兒童游戲場地中,游戲器械較多,場地開闊,可以根據游戲的方式進行適當的分區。如分為體力鍛煉、技巧訓練、體驗性活動、思維活動鍛煉和安靜休閑等。
?。?)兒童游戲場景觀設計
A、兒童游戲場空間設計
居住區用地往往是不規則的,規劃設計時常常劃出比較規則的地段用于布置居住建筑,不規則的地段用于布置綠化,兒童游戲場常包含在其中進行設計。在不規則的地塊中,如果設計得當,易于形成靈活多變的空間。而在點式住宅群中,由于居住建筑形體上方向性不強,兒童游戲場也可選擇圓形、半圓形或半橢圓形等。
兒童游戲場設施的建立、周邊的環境要盡量同室內一樣親切溫和。戶外的場地鋪面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從一處區域轉到另一處將會自然輕松,諸如沙灘、山丘、草地、木料、塑膠、混凝土、花磚等,都可選用。同時可以利用大樹或樹林、土丘或建筑的布局來圍合或分隔空間,并有減弱強風影響的作用。
為了提供多種游戲方式,要盡可能地保留或創建一些野生的或自然區域,提供兒童足夠的沙子、泥和水,形成玩沙區、戲水區等,但要注意與器械區或其它干凈清潔區合理地分隔。
在大范圍或多項目的兒童游戲場地內要考慮到一些輔助性設施的建立,如兒童的公共廁所、洗手處和家長休息的座椅等。
B、綠化設計
綠化在兒童游戲場的建造中是必不可少的,要大膽地利用喬木、灌木、草本及水生植物等來設計、創造景觀,充分發揮植物素材形體、線條、色彩等的自然美,配置成生動活潑、美麗動人的四維空間景觀。
綠化設計在兒童游戲場景觀建造中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一是綠化應人性化。孩子們在活動嬉戲的同時,是開放的,面向自然的,尤其象綠籬植物迷宮等與活動內容有關的植物材料,直接滿足了孩子們的要求,他們在綠地中進行活動、交流和休閑,能感受到園林綠化創造出的充滿生活氣息、貼近自然的優良環境氛圍。當然,此時植物的選擇和配植都要適合兒童的尺度和心理,引起兒童的興趣,而且不能選擇有刺、有毒、具刺激性的植物,盡量合理配植,再造一個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富于人情味的自然。
二是綠化應發揮生態效應。我們不但可以利用植物材料作為游戲設施、景觀小品、鋪裝、坐凳等的背景,而且可以創造“林蔭型”的立體化綠化景觀模式,如游戲場內應布置一定的遮蔭區,供夏日活動;利用墻壁、假山等種植攀緣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體的生硬線條;利用綠籬分隔空間,可減低噪音等。
三是綠化植物配植的藝術效果。綠化設計時,選配植物,要巧妙地利用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彩、質地和習性等進行構圖,通過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變化,構成一幅幅活的動態畫卷。如上海地區常見的配植形式有“雪松+廣玉蘭——紫薇+紫荊+黃馨——鳶尾+麥冬”,春季可欣賞紫荊、黃馨和鳶尾,夏季可觀賞廣玉蘭、紫薇之花,秋季觀麥冬花果、紫荊等果實,冬季可欣賞常綠植物雪松、廣玉蘭的樹形。
C、游戲活動設計
嬰幼兒游戲場,多設計為單一空間,一般配置沙坑、小水池、鋪面和滑梯等簡單的游戲設施。場地的入口盡量少,一般設計成口袋形,周圍用綠籬或矮墻圍合。
兒童游戲場活動設計
幼兒游戲場,一般以兒童器械為主,如滑梯、秋千、攀登架、蹺蹺板、轉馬、平衡木等。還可以設計一些特殊類型的游戲活動,如營造場、帳篷、木屋等。在一塊有圍欄的場地里,堆放一些磚木瓦石或廢舊材料、自然物等供兒童營造、拆裝。在木屋里擺放家具、櫥具等模型,供三五成群者做扮家家游戲。
學齡兒童游戲場,一般按分區進行設計,劃出運動區、游戲器械區、科學園地、草坪區和鋪面等,活動內容較為豐富多彩。
5、結語
兒童游戲場景觀設計應當引起廣泛重視,同時要看到其設計尺度較難掌握,安全設計要求復雜,而且游戲設施成套性大,設計的成分下降等不利因素,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為其創造一個自然、親切的戶外活動空間。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上一個:
景觀設計四大新學問
下一個:
景觀知識普及之高爾夫球場果嶺草坪的養護
上一個:
景觀設計四大新學問
下一個:
景觀知識普及之高爾夫球場果嶺草坪的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