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景觀設計也要趕時髦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2-09-20 14:32
- 瀏覽量:
【概要描述】地產景觀設計也要趕時髦 房地產景觀設計中,人本位的傾向越發明顯,在這樣的價值思考定勢下,未來的設計理念將出現新的趨勢。
地產景觀設計也要趕時髦
【概要描述】地產景觀設計也要趕時髦 房地產景觀設計中,人本位的傾向越發明顯,在這樣的價值思考定勢下,未來的設計理念將出現新的趨勢。
- 分類:行業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2-09-20 14:32
- 訪問量:0
地產景觀設計也要趕時髦 房地產景觀設計中,人本位的傾向越發明顯,在這樣的價值思考定勢下,未來的設計理念將出現新的趨勢。
在居住地產開發的過程中,景觀到底誰說了算呢?是開發商,還是景觀設計師呢?在兩者不同的角度所產生矛盾和妥協中,如今景觀的意義已不僅是對人文的崇拜,對野趣融合的要求,更是對地域性及居住理念的尊重,因而,景觀將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美麗形式,而是在生態價值觀與生態美學引領下走向形式、功能與思想內涵的更高層次的統一。
趨勢一:從功能出發,以人為本
景觀設計師的設計文本里經常出現“從功能出發,真正以人為本”的設計說明。但事實上,大多數的景觀設計師是從形態好看與否的角度來做景觀設計的,因此導致了對功能定位的隨意性,使之將來的使用性較差。
在“以人為本”上萬科是個企業典范,比如景觀設計師在小區中設計了一個廣場,開發商會刨根問底:“你為什么要做這個廣場?為什么要放在這里?是50㎡好,還是100㎡好?這個使用面積是拍腦袋的,還是統計分析出來的?給誰使用?多少人使用?如何使用?一天什么時候使用?你分析過這個社區中兒童、老人、青年、中年人的比例嗎?……”由此可見,景觀設計師要合理運用“數據量化分析”,真正做到從功能出發來設計居住地產的景觀,這樣才能幫助開發商從以人為本的角度來營造和諧的社區環境。
趨勢二:因地制宜,景觀也能與產品“混搭”
當前,居住地產的景觀風格一般都是追隨開發商“產品系”風格,比如說現代簡約、ART-DECO、西班牙風格等等,這些風格在建筑語言上,包括屋頂、山墻、景觀小品、燈具上能體現出來,但是在軟質景觀,即綠化上是很難體現的,一味追求景觀風格與產品系列匹配很有可能因為當地氣候、水土等因素而事倍功半,因此因地制宜、適地適樹,才有可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說,2009年8月18號盛大開盤的上海浦東星河灣一日銷售40億,那么它的景觀是什么風格?恐怕大家都會說它是歐式風格。沒錯,建筑的屋頂、立面的裝飾以及景觀小品、亭子都是歐式風格的,這延續了其產品系從廣東到北京再到上海的一貫風格。但是,它的綠化配置不僅沒有種植歐洲的花草樹木,更不是歐式、美式疏林草坡的風格,而是中國園林所擅長的上、中、下多層次、高密度的綠化搭配手法,并大量采用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鄉土樹種。另外,其產品系中一直延用的結合地下車庫堆疊黃臘石造瀑布的手法,也是純正的中國嶺南園林風格和現代建筑的結合罷了。所以,從實質上而言,星河灣的景觀就是用中國造園手法造出一個好的園林,再用西方的繁瑣線條和符號給中國富豪打造一個奢侈尊貴的噱頭。
趨勢三:景觀營造軟質化
一直以來,居住地產景觀有兩個不同的發展方向,一種是以硬質景觀為主,主張大廣場、大軸線,以及大型構筑物;另一種是以軟質景觀綠化為主,強調自然、靜謐和溫馨的景觀效果。筆者認為,將來地產景觀的趨勢應該是向著以綠化配置為重點的方向發展,不僅綠量增大,而且綠化的品種、層次將會更加多樣化,后期的綠化養護也越來越重要,植物長得越好,樓盤的效果也會越好。由于硬質構筑物的材料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老化變形,需要投入大量成本進行翻修維護,因此硬質構筑物的設計量要盡量減少,主要放置于重點區域必不可少的位置上。
實際上,用這種精致的綠化造景手法能夠快速地回籠銷售收入,同時也贏得了買房者的價值認同。用景觀所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了成本投入,前述的上海浦東星河灣就是成功的案例。而且,這樣的項目中硬質景觀很少,亭廊等幾乎沒有,都是以綠化配置為主景,以適當的小尺度裝飾品如花缽、陶土罐、石頭等搭配,少而精地點綴硬景,這樣的成本投入也比以硬質景觀為主的造價略低。當然,我們一定要做到把房地產的和諧人居環境和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結合起來,這是將來房地產景觀重要的發展趨勢。
趨勢四:“相地”布局,借景增值
相地,意思是給基地“相面”,也就是對基地采用最佳的景觀設計手法,根據基地的不同特色做出最適合這個基地的景觀。如在山地上進行地產開發,就應該依山就勢布置登山路徑,步移景異,合理借景和對景,這樣的景觀設計既節約開發商的成本,又能做出好的景觀效果。
另一方面,不僅要對基地內部的環境進行相地,還要注意基地周邊環境的改造,也就是巧妙地“借景”。如北京星河灣在建造之初就特意改造基地周邊非紅線范圍內的青年溝、朝陽北路,以及周邊的圍墻和綠化種植,并修建了一個大型的城市專屬公園,給居住在該小區的居民使用,這就是“景觀增值服務”的魅力。
趨勢五:控制力、執行力兩手抓
成本控制力和現場執行力也是景觀營造的成敗關鍵。設計師要更多的站在開發商的角度,合理控制成本,不要一味追求“高技派”,只為創造出最炫目的景觀效果,而忽視對景觀造價的考慮。材料的選擇以合適樓盤的風格為宜,切莫盲目使用最新潮、最高科技的材料。而某些低技派的鄉土材料,也會產生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關于控制成本,這里面有很大的學問。將來的趨勢是,開發商會在景觀建設上增加一次性投入,而盡量減少后期物業管理的維護成本。因此,景觀設計師必須有成本控制的概念,幫助開發商合理地控制成本。而后期物業管理的維護成本主要集中在水體的維護、植物的修剪養護等方面,這需要景觀設計師為將來的物業管理而考慮景觀設計的后期維護措施及消減成本的方法。各開發商都有自己的成本核算和控制,景觀師要根據開發商的要求進行限價設計。
此外,好的創意貴在從設計到施工堅持下去,一步一步地造出來。景觀行業有句話,叫“三分設計,七分施工”。這就需要開發商的現場控制力要很強,景觀設計師的執行力也要強。在一些專業的地產公司,都有景觀方面的“現場工程師”,他們就是代表開發商在工地上進行現場控制的。專業的景觀設計公司都很重視派遣骨干在現場全程跟蹤、服務和監督,使之達到最佳的景觀效果。比如說種植大樹,不是把一棵大樹挖個坑種下去就可以的,而必須在現場要嚴格控制大樹的胸徑、冠幅、樹形、全冠移植、是否截枝、幾級分叉、觀賞面的朝向、成活的情況、有無病蟲害等等,這些都需要開發商有較強的現場控制力的專業人員。
趨勢六:持續創新
創新,是房地產企業和景觀設計公司不斷進步的動力。景觀設計公司的創新大多是在專業領域對空間和細部以及材料的探索。相比較而言,房地產企業的創新是由一批精英地產公司推動的,直接面對顧客的需求和銷售產品進行創新,因此,在地產市場上更加具有針對性。他們的創新為自己贏得了大量的利潤,并被國內眾多的地產公司效仿和學習,這也符合“20-80法則”。因此,關注這些精英地產公司的創新型產品就會發現居住地產景觀的新趨勢。
從現代居住的意義來看,現在的景觀設計不再是早期簡單理解上的綠化設計,也不僅僅是地產開發中的一個無足輕重的環節,景觀的成功塑造將很有可能在日后的銷售效果上成為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因此其發展趨勢將成為2010年一個重要的課題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